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陳伯義(2011)「莫拉克‧南沙魯」

陳伯義(2011)「莫拉克‧南沙魯」
鄭中信/文

熟悉於「廢墟」空間拍攝的攝影家陳伯義,試圖進入到昏暗的室內空間,以實際的身體參與,感受8月8日暗夜的驚恐。他在已經空無一物的房子裡,發現牆面留下砂石泥流通過的痕跡,淹沒的高度超過成人腰部或胸口,流體因為衝撞物件而噴濺到天花板上的泥漿依然留存,為災難當下的力道與速度留下紀錄。尤其當這些痕跡,已經超過一樓的樓層,而出現在二樓的樓層,更加凸顯當時土石崩塌的規模,超越了一般可以想像的邊界。

陳伯義以「莫拉克‧南沙魯」為題,透過室內風景的呈現,將泥漿流過的場景再現。在拍攝的操作中,作者因為融入身體參與的意識,讓自己置身於幽暗的環境中,想像災難的場景,感受災民的驚恐。對於影像的意識,拒絕後製軟體的使用,以捕捉決定性瞬間的概念,回歸到攝影術發明之初的影像觀看。為因應環境狀態、詮釋意識與技術操作,作者在拍攝場域的各個角落,架設十盞以上的閃光燈,設定最小光圈進行影像拍攝,以瞬間的閃爍光照,採集室內的災難風景。這樣操作技巧卻又讓照片失去紀錄真實的特質,因為捕捉急速瞬間的進光量,會讓影像畫面失去立體感,促使照片的影像呈現趨於平面,讓讀者觀看攝影作品時,會有觀賞畫作的錯覺。這種去除景深的效果,同時也發生在廢墟的窗口,形同牆面吊掛的壁畫,組構成畫中畫的效果。

廢墟的窗戶在泥漿衝擊力道之下早已毀損,僅剩下破落的窗框,形同牆面的規則缺口。窗外的景致映射著不同的災難風景,被砂石泥流肆虐的村莊,已經渺無人跡,道路與建築被沙土石塊覆蓋,部份建物明顯歪斜。戶外與室內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樣貌,讓位處在幽微空間的身體,感受災難的震撼。(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