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李旭彬(2010)「災難風景」

李旭彬(2010)「災難風景」
鄭中信/文

李旭彬以「災難風景」為題,把戶外場域做為拍攝對象,於2010年發表災區影像作品。拍攝場域主要位於楠梓仙溪的周邊山區,這個地方的地層遠本就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為莫拉克颱風將臺灣半年的雨水一次傾倒,促成含水量瞬間暴增,因此發生大規模地層滑動,淹沒了位於下方的村莊,讓原本存在開闊的空間,突然變成密實的地層。他透過消失的村莊、破敗的土地,將看見已經看不見的空間,或是看見原本不存在的地景,展現災難的詮釋。

災難過後雖然形成了新的地表,但是,消失的村莊依然留下曾經存在的痕跡,有些地表露出了些許不明顯的屋頂或是電線桿,讓原本不起眼的土地,形成違和的視覺感受。尤其當雜草的種子陸續發芽、生長,以先期前趨植物的草原植被,逐漸擴展出自然生態林相,淹沒突出於地表的人造建物時,廢墟的意象便更加深刻。此外,土石沖刷破壞原有的河道建設,也出現了不穩定積水區域,赤裸裸的顯示,剩餘的水利工程無法承受第二次的大雨侵襲。吊橋早已斷裂消失,僅剩豎立於河岸的基座,正常交通路線的中斷,讓居民必須直接面對隨時會再次帶來災害的河川、土地,被迫穿梭於河床之間,持續延續災難的恐懼。

李旭彬在災難發生不久,便進入災區進行影像拍攝,對於媒體極力捕捉土地與人文的煽情畫面特別有感觸。因此,有別於媒體的影像操作,刻意操作老式木相機,以4*5頁式底片拍照,並將照片沖洗得灰黃老舊,企圖導引入古典美學的概念,利用時間感的陌生化,將災難的悲情抽離,客觀描述破敗的風景。靜默的風景同時也具有諷刺的意味,因為災難地景引發觀看的熱潮,四輪傳動的車輛頻繁的穿梭,不斷將觀光遊客輸入到災區現場,與在地居民急著在汛期來臨前,將農產品輸出災區之外,形成強烈反差。李旭彬在影像策展時曾經以「災區只是一個風景?」為題,試圖質問讀者,究竟是以何種角度看待災難,以何種態度觀看他所拍攝的作品。(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