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張子葳「埔里天主堂」

張子葳
主題:埔里天主堂
地點:老故事、找安妮(2016/11/28-2017/01/02

從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出發,表達世事相對而非絕對的概念,但這離我們太過遙遠,因此想由自身出發,尋找什麼才是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物。想到從外地來的我們,對於陌生的環境,由緊張焦慮到成為異地的一份子,這是我們自我成長與蛻變,我們想用照片回憶整段過程。在拍照的過程中,發覺教堂是最能帶給我們安定的地方,因此最後決定聚焦,以教堂為主題拍攝。我們嘗試用不同的視角,「看見」平常不易注意到的瞬間:看見亮光在黑暗中指引我們的方向;看見小十字架散發出無限的溫暖;看見小孩在聖母的看顧下,無憂無慮地玩耍;看見神父專注的講授道理;看見人們祈禱時,有一道光灑下,好似主在回應他們。我們希望藉著這次的攝影展能傳達寧靜、平安,以及愛的普世價值。除了藉著這個機會介紹天主教教堂給大家之外,近幾年國內外都發生了許多恐怖攻擊事件,使人產生不安的情緒,公共場所中也充斥著緊繃的氣氛,因此期望我們的照片能傳遞正能量給觀賞者,也期望能帶引大家祈禱,靜下心來,對自己心中的「主」說話。
在經過層層的自我剖析、檢視,一次次深度的思辨,多次反覆詢問自己想要傳達甚麼?要如何拍攝?不斷的調整合適的主題,漸漸的才發現那些真實出現在生命中的歷程,才會成為自己羈絆的一部分,對於自己才是最深刻、最有感觸的,因此我們想把這樣的情感放進相片之中,傳遞給大家。


葉沛霖 「似是而非」

葉沛霖

主題:似是而非
地點:桃米左岸早午餐店

看似,並不代表就是

有時候我們所接觸到的
是表像,是感官的欺騙
那些事物
或許是自然美麗的謊言
是材質勾勒的巧合
抑或是人物奇幻的色彩
在光和影的追尋中
尋找這些命運的巧思
有時候也就是因為這些出乎意料的巧合
賦予藍圖全新的意義與形象
在這一系列作品中
帶來的是對待事物不同的看法及理念
象徵的是看似表面意外的想法和感受
當我們驀然回首 細細沉思
方才能品出其中風味





李宜憲「小人、物」

李宜憲

主題:小人、物

地點:北環路 b&r漢堡山明治


透過全1:1的構圖去紀錄走過的風景,而策展的地點在市場附近的早餐店,也是最接近埔里生活的地方,由照片中的極小人物重新詮釋周圍的風景。


Yu Wei Chen「童憶」

主題:童憶
地點:埔里民生路拉亞
某天見到一群孩童在滑梯上歡樂地嬉戲,讓我不禁開始懷念羨慕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時光。
以前總是很希望能夠快點成長,如此便不用再收到父母的束縛,等到長大成人後才發現,成人的世界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沒了天真無邪多了爾虞我詐,睜開眼就是要為錢煩惱,作業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複雜的微積分。
今年畢業在即,身為學生的時代即將劃下句點。
用這次的相片來記錄童年的點滴、學生時代純粹的情誼,也做為對學生時代的告別。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2017「小確信10人攝影聯展」分享會

2017「小確信10人攝影聯展」分享會

時間:2017年5月24日晚間1900-2100
地點:Easy Life / 小日子(埔里鎮清新里育英街1號)
電話:04 9242 4587

關於「在地拍攝」、「在地策展」、「在地回饋」,一直都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攝影課程的理念。

本次影像策展的攝影者,都是【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的課程同學,各自設定影像創作的主題,邀請同好參與。並且,統一以埔里鎮餐飲業空間做為策展點,各自獨立進行協調,完成10個影像策展。

期望這一連串的作品,可以擾動地方的影像意識,期望有更多的居民、同學,一同開創影像創作的環境。


Patipon Chaipinyopad「閨蜜」

Patipon Chaipinyopad

主題:閨蜜

地點:329紅茶店 (南興店)

女生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好朋友好姐妹稱之為「閨蜜」,而「閨蜜」在每個人的定義也有些不同,有些認為閏蜜就是二十四小時對著都不會生厭的人。有些人認為十年之後我們仍然會是彼此的最佳旅伴,永遠手拖手在一起。有些人認為閨蜜是守得住秘密的人,跟她分享心事不會怕其他人知道。即使有吵鬧或是不愉快事件,最後也會和好。她也是你心底裡想她好的人,所以不怕說逆耳的說話。兩人會有默契,開口說幾句就會知道我之後想說什麼,而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又會很想告訴她。也有些人是認為閨蜜就是互相之間無不可能。「閨蜜」對女生來講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閨蜜」在你開心的時後與你同樂,「閨蜜」在你傷心的時後陪伴著你,「閨蜜」會鼓勵、安慰、相伴、幫助你。是會跟你一起笑到最後的朋友。




鄭凱謙「信仰」

鄭凱謙

主題:信仰

地點:埔里天后宮

埔里天后宮今年的繞境,不燒金紙、不燃放煙火,顛覆傳統對民俗繞境的想像,並且加入許多現代的元素如Cosplay、馬車等。最貼近台灣民俗的活動卻加以改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今年比較特殊的現象是埔里同時有兩間宮廟一同繞境,這是一般比較不常見的情況,但兩間宮廟事實上並沒有約定好同時間,不過是因為兩間宮廟擲筊時都是擲到同一天。但因為埔里天后宮今年打出「媽祖繞境、埔里乾淨」的口號,並且徹底執行,因此才選定埔里天后宮的繞境為策展主題,且在天后宮展出,期望能為這次的埔里媽祖文化祭遶境活動作紀錄。





Cherry Pu「植物與生活」

Cherry Pu

主題:植物與生活

地點:魯家雲泰小吃

這次之所以會想要以植物為主題,而且大部分以樹爲主,是因爲我覺得樹是一種很可愛的植物,似乎每一棵樹都沒什麽不同可是仔細觀察卻發現其實每棵樹都不一樣,不一樣的樹葉、不一樣的樹幹、不一樣的高度、不一樣的樹 皮。。。。。。而且“樹”對於不同年齡層的人所代表的意義也都不一樣,對與老一輩的人來説“樹”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和親戚朋友在傍晚閑暇時休息聊天的地方,是在書桌前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的景象。而對於年輕人來説“樹”可能是兒時玩耍、摘果子、放風箏的回憶。是走在路上或是坐在車上的人路過的風景。它頑强的生命力不止孕育出樹苗更是可以包容另一種植物在她的身上成長。我們的生活一直以來都是因爲有了這些可愛的植物才變得不一樣也更美好。




Aryuna Zhanaeva‎「nature」

Aryuna Zhanaeva‎

主題:nature

地點:永樂園青年旅館

I’m in love with nature, that’s why I chose this theme. It brings good feelings and positive vibrations. I think its because my family also loves nature. Walking back in time, I remember that we were walking in the evenings very often, my parents, my sister and me, near the park, which is located near our house. We were walking slowly breathing in the air and they were asking me how the day was. Therefore, I think I began to look at life differently and thus begin my romance with nature.







廖伯軒「野貓群」

廖伯軒

主題:野貓群

地點:中華料理(圓頂屋對面)

某次假日在一塊空地上發現一群野貓,自成一格的生活方式,從其中看得出貓咪之間也存在著地位關係,有的纖細敏感,有的庸懶自得,有別於被寵愛的家貓,野貓群的成員們多了一份野性跟對大自然的適應,由於現代人大多都養寵物貓,對貓的原本的樣貌已經淡忘,更由於大量的棄養甚至虐貓新聞,希望透過這系列照片能讓人類更尊重更了解貓。





何嘉修​「夜市生活」

何嘉修​

主題:夜市生活

地點:埔里夜市

夜市的迷人之處就是來來去去的人們,誰也不認識誰,但此時此刻包括我都與大家相互交會最終散去,這也能夠代表生活了四年的埔里與這邊的緣分,我最想留下的一部份記憶。



林沛怡「微笑」

林沛怡

主題:微笑

地點:伊索咖啡(埔里)

一開始想試著收集不同年紀、不同性別、甚至不同國籍的微笑,覺得微笑是大家共通的語言,不需要言語對方就能感受到的,雖然後來只有拍到一位是馬來西亞華人,年紀的樣本數也不多。想拍攝微笑這主題也是因為,微笑常常可以給人力量,有時候看到一個發自內心燦爛的笑容時,即使是處在低落的心情也都會感染到開心氣氛而擁有滿滿能量,可以繼續去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謝謝生活中每個笑容燦爛的朋友,你們的笑容總是感染了身旁的人,希望來看攝影展的人在看完之後也都會感染到笑容的魔力,為平常忙碌的生活注入一點點能量,繼續微笑面對生活,或重拾臉上笑容。最後衷心感謝我身邊每個擁有燦爛笑容且容願意讓我拍攝的朋友們,跟我一起完成這次作品。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藏匿在角落的藝術

藏匿在角落的藝術:籃城巷弄中的影像實驗

對於生活環境的景物,乃至於景物的種種轉變,稱之為「住民」或「居民」的群眾,通常有幾種型態。一種是對周遭環境的視若無睹,縱使每天遊走在街頭巷尾,處理各種瑣碎雜事,日常幾乎身處其中,卻不曾定下腳步,駐足欣賞生活中的景觀。一種是對生活習慣的若有似無,對於事物的變化,彷彿有些印象,記憶中始終存在著殘影,好像熟悉某種聲響或氣味,卻又說不上來的模模糊糊。一種是對自身經驗的瞭如指掌,對於關注的焦點,始終保持著新鮮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可以看見常人所忽視的人事或物件,鉅細靡遺的敘述各種細節變化。這種對生活環境瞭如指掌的型態,可能關注的對象極為細微,微弱得不足以特別提起,也有可能極其特殊,純粹是個人興趣使然下的發現。但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特殊興趣的種種觀點,卻可能觸發其他住民或居民的生活感受,開始看見生活中的景物變化,增加了感知環境的動力。角落藝術的存在,讓觸動成為可能,拉近了個人與他人的距離,也改變了群眾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在2013年的年底,有位在埔里鎮工作,於籃城里租屋的青年,因為參與了社區資源調查的活動,學習了身體五感的知覺方式,讓自身浸營於住所周邊的環境中,利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方式,徒步於籃城巷弄中,感受紅磚牆的古樸氛圍。在試圖重合生命經驗與地方記憶的過程中,發現紅磚牆對於歷史的不可替代性,尤其是曾經歷經1999年九二一地震的災區來說,大規模的重建變革,過去的街景已經不復存在。在新式的建築叢林裡,巷弄中斷續出現的紅磚牆,固然呈現頹圮、斷裂、傾倒的樣貌,但是它們的存在,依然微弱而堅實的揭示了曾經的景象。

為了紀錄這些殘存的牆面,在不懂建築術語的狀態下,這位青年用自己的身高做為標準,發明的「與肩高」、「齊眉高」、「額頭高」的個人術語,為每一個片段的牆面註記。並且邀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幾個朋友,用影像拍攝的方式,捕捉籃城巷弄中的風景。而活動過程意外引起社區學童的興趣,甚至加入拍攝的行列,消解了青年們對於社區的陌生感。不僅遊走於各個孩童的私密路徑,進入了許久無人使用的廢墟,甚至將路邊的各種花卉盆栽,當成玩具一般把玩,也認識各個住家門前瘋狂吠叫的狗,在呼喊牠們的名字之後,逐一的停止警戒。兒童們的生活日常與環境想像,更為不起眼的巷弄增加了童稚氛圍,讓巷弄不再是單純的空間,每一個可見的對象,彷彿開始有了它自己的名字。於是,在這兩次活動的觸發下,策劃了農曆年節的角落藝術展。意圖以當時遊走的巷弄,做為展示影像的場地,將創作的照片吊掛在紅磚牆上,讓經過這個空間的人群,可以感受到青年們與孩童們所看見的地方風景。

原本只是呈現個人經驗的攝影展,卻也意外的成為行動藝術。社區居民紛紛同意在自家外側的牆面上,吊掛關於自家的景象畫面,有了良性的互動關係;社區學童也自願進行影展的吊掛作業,不僅幫忙整理照片,還進行選址的工作。他們有限的身高促成了獨特的景觀,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於高高低低的磚牆上,掛上高高低低的照片。有些照片的高度,符合孩童身高的視野,卻讓成年人必須彎腰才能夠詳細的觀看。有些照片固然符合成年人的高度,但是吊掛在花盆或土堆附近的照片,卻也將孩童們努力的痕跡暴露無遺,彷彿可以看見孩童們踏在這些充當階梯的物件上,嘗試將照片吊掛得更高的景象。另外,相框還會因為風的吹拂而旋轉、纏繞,偶而會被翻面,淘氣的以黑色的背版面對觀眾,讓觀者不得不出手翻轉相框,才能看見相片的景致,成為互動式的展示。相框擺設的位置與變化,因為豐富的參與過程以及環境因素,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照片陳列,相片與巷弄的關係,甚至相框與人際的關係,儼然成為角落藝術的另外一種風景,超脫了相框中的影像,讓整個巷弄都成為藝術。

這個角落藝術展,獲得許多的回饋與支持。不僅在農曆年節期間,提供了休閒遊憩的所在,讓許多返鄉的民眾,看見暫居埔里的住民與社區兒童的籃城。影像展也讓活動於村莊巷弄的住民減緩了腳步,觀看兒童高度視野下的街景,觀看平時不常注意的景象。角落藝術也提供了許多的話題,讓村莊的人際開始變得不同。這項策展活動僅僅只是突發性的嘗試,卻獲得許多深刻的回響,所以願意將這樣的經驗分享,撰寫成這篇文章,提供給有意策劃相關計畫的社區或團體參考。













本文作者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本文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4 N個創意到農村」優選作品

攝影(之三)---被攝者

攝影(之三)---被攝者

如果被攝者面對相機的反應,是規約化的集體行動,依照體型的高矮胖瘦,各式各樣的倫理關係,進行隊形的編組整合;或是依循流行的姿態,擺出展演式類似「勿忘影中人」、「勝利手勢Ya!」、「KUSO啾咪」的動作。那麼呈現出來的影像,亦如同劇場的表演,在特別的準備之下,展演不真實的活動。這類制約下的人物群像,將顯示著某個時期的集體行為,原本做為獨特生命紀錄的影像,因此會被時代的集體氛圍所稀釋,顯得微不足道。做為被拍攝的對象,如何避免規約限制、模仿行為,表現獨特的個體意識;又在掌控姿態表現的意圖下,不淪於過度的表演,成為被攝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但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這樣規約化的集體行為,也可能與影像紀錄的歷史進程有關。回顧過去家族與肖像繪圖,以及早期攝影的歷史,影像紀錄的活動,存在著經濟能力與權力象徵,它必須花費龐大的資金與時間,才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權力的規約之下,自然呈現出某種階級的排列,或者刻意呈現某種姿態。為了顧及階層位置、凸顯個人特質,被觀看者習慣進入到劇場的操作狀態。在由來已久的模式中,被攝者不自覺的習慣了特定的對應模式,因而忘記了觀看的態度,其實可以有多種轉換的可能。

高雄市文化局「2012年書寫高雄創作獎助計劃/圖文組」

攝影(之二)---讀者

攝影(之二)---讀者

高雄美術館在2013年4月24日到7月7日期間,以「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為名,展示了普立茲新聞獎的經典照片。在導覽的折頁中有著這樣的敘述「觀者不免覺得舉目所及似乎是許許多多難以承受的沈重悲劇:盡是災難、戰爭、殺戮、衝突、貧病、死亡……,然而若能仔細觀之,則可察覺體會期間仍熠熠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勇氣、堅毅、奮鬥、關懷、真誠、愛……」這片段的介紹,顯示出紀實攝影的意義。不管環境如何惡劣,生命遭遇何種挑戰,在那遭遇災難的時刻,總會有秉持信念的人,驅動著自身的行動,展現出生命的韌性與價值。透過攝影者的眼睛,將被攝者的生命,紀錄在影像之中,讓身在它處的讀者,也能夠進行深刻的思索,探究生命價值的問題。

固然紀實攝影的本質在呈現真實,但是,我們卻也都非常清楚,所謂的真實,是完美的理型,它只可能趨近,無法真正如實的紀錄。做為影像紀錄的攝影者,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被拍攝的對象,用什麼樣的拍攝技巧進行紀錄,都會成為一種觀點,影響著照片所傳遞出來的訊息。所以,影像的拍攝態度、技巧,以及呈現方式、排列順序,都會經過某種彰顯與刪消的過程,成為一種被創作出來的文本。做為讀者的我們,必須時時保持一種清明,覺察紀實攝影本身,也是再創造的過程。避免一廂情願的相信,而掉入被操控或甘願被操控的意識型態中。

自我意識的建構,並非否定影像的價值,而是在理性的思維下,突破單向接受的關係。做為觀看者的我們,有責任穿透影像背後的意圖,反向提醒的紀實攝影的工作者,以更加審慎的態度思考攝影的意義,將影像推向更加完美的境地。

高雄市文化局「2012年書寫高雄創作獎助計劃/圖文組」

攝影(之一)---攝影師

攝影(之一)---攝影師

如果攝影機的操作概念,僅僅只是如監視器的影像,使用的廣角鏡頭,儘可能擷取視角範圍內的影像,在千篇一律的景觀構圖中,機械化的記載人群活動。那麼攝影者的眼睛,將如冰冷的機械,相機快門亦如規律下的動作,最後呈現的作品,也只是機械行為的模擬和複製,不具有個人的觀點。

絕大部分的影像紀錄,不會只是直接的拍攝。因為,我們的眼睛無法看見世界的所有樣貌,機械器材所能捕捉的視角有限,也無法完整呈現我們眼睛所看見的世界。因此,作者在進行影像拍攝時,牽涉複雜的選擇過程。當主題的設定、景象的揀選、特色的凸顯……等等意識運作時,作者個人的詮釋觀點,便圍繞在創作行為中。技術高超的攝影者,會利用複雜的技巧,進行影像的拍攝。考量諸如構圖設計、角度變化、位置轉移、光線顏色、光源方向、鏡頭種類……等等技術,將對象的特點呈現。當日後檢閱影像畫面,可以明確的看見主題,迅速召喚過去的記憶,詳細訴說過去的時空。

高品質的影像拍攝,也不全然屬於技術操作與審美觀點,更大的關鍵是取決於態度的問題。態度如同個人的形象與風格,它會穿透作品的樣貌,如實的呈現作者快門當下的狀態。因此,具有內涵的攝影工作者,會時時反思自我,誠懇的對待攝影行為、拍攝對象、影像呈現,認真面對每一次的快門瞬間,增加影像中的人文意義。


黃京(2011)《純粹視覺(Pure of Sight)》

關於系列作品的創作---黃京(2011)《純粹視覺(Pure of Sight)》

關於黃京(2011)《純粹視覺(Pure of Sight)》獲得「2011徠卡奧斯卡•巴納克(徠卡Oskar-Barnack)最佳新人獎」,網頁新聞稿中提到了這樣的敘述:

「摄影师似乎很随意地挑选了一系列图像,这其中有景观,有野生动物或者只是一些杂碎的细节。然而,每一张照片都有它们自己的魅力,这些日常场景像是具有一种魔力,抓住了观者的灵魂。」

就單張影象來說,每部作品都是獨立的故事,這樣的論點,幾乎在任何作品都可以成立。但是,系列作品有其他的考量,優劣評判的真正癥結在於「排列順序」和「照片選擇」,攝影者到底要說些什麼故事(運鏡),又要藉由什麼符號進行連結(主題),才是敘事功力的所在。

在我看來,這系列的作品並不「隨意」,照片與照片之間有緊密的聯繫。畫面充斥著許多中國式的文化符碼,第一、二張照片(松樹、鳥籠)就已經預告這是屬於中國的故事。後續第三張「積雲與樹木」的畫面,巧妙的利用時空的隱喻,讓敘事得以向「時間」與「空間」兩個方面伸展。例如:烏雲密佈可以與後面的「船隻、背影」、「鴿子」等照片的空間意象呼應,或者,「磚造建築、現代建物」、「餐盒」等照片與時間意象呼應,讓人看見「過去的」和「發展中」的中國意象。

黃京(2011)《純粹視覺(Pure of Sight)》
http://yunphotos.com/post/2011/06/4360.html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杜韻飛(2010)《生殤相》

杜韻飛(2010)《生殤相》
鄭中信/文

杜韻飛於2010年發表的《生殤相》作品,是以臺灣動物收容所中的流浪狗做為拍攝對象,為即將安樂死的生命留下紀錄,進行肖像顯影的系列創作。 為了彰顯臨死生命的臉龐,攝影者以平躺於地面的身體姿勢,採取仰望的鏡頭語言,透過拍攝對象龐大姿態的影像呈現,賦予流浪動物更多臨死前的尊嚴。杜韻飛在創作理念的說明中,明白的表示,在拍攝過程中,他並不期待拍攝對象可以獲得解救,因為領養的行動緩不濟急,而憑藉個人力量,也無法解決當下龐大的死亡判決。只好透過臨終前的散步活動,與臨終過程的陪伴,試圖給予流浪動物溫暖,付出人類最後僅能做到的善意。他特地為每張死亡肖像註記「拍攝時間」、「拍攝地點」與「距離安樂死時間」,是為了強調死亡的不可挽回,期望透過影像的創作來喚醒飼主,不要再有生命被無情的拋棄,被迫陷入動物收容的制度中,面對死亡的處置。

除了《生殤相》攝影作品的發表,杜韻飛也陸續完成策展活動,將流浪動物的肖像放大沖洗,使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透明壓克力版裱褙,以極簡的形式吊掛於牆面。關於拍照時間的死亡註記,刻意選用容易被忽略的白色字體,黏貼於壓克力版上,透過美術燈的光源照射,將文字的影子投影在白色背版。流浪動物的死亡肖像,以及若即若離的死亡註記,讓生命在輕盈與沈重的氛圍間擺盪。此外,展場還模擬實際的攝影現場,擺放當時使用的灰色背景布幕,讓讀者接近攝影師與流浪狗之間的攝影情境。而這片布幕,在歷經數百隻流浪狗的影像拍攝之後,已經沾染各種清洗不掉味道,透過空氣瀰漫在展場空間,使讀者更加感受到生命的逝去、死亡的發生。(未完......)

李旭彬(2010)「災難風景」

李旭彬(2010)「災難風景」
鄭中信/文

李旭彬以「災難風景」為題,把戶外場域做為拍攝對象,於2010年發表災區影像作品。拍攝場域主要位於楠梓仙溪的周邊山區,這個地方的地層遠本就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為莫拉克颱風將臺灣半年的雨水一次傾倒,促成含水量瞬間暴增,因此發生大規模地層滑動,淹沒了位於下方的村莊,讓原本存在開闊的空間,突然變成密實的地層。他透過消失的村莊、破敗的土地,將看見已經看不見的空間,或是看見原本不存在的地景,展現災難的詮釋。

災難過後雖然形成了新的地表,但是,消失的村莊依然留下曾經存在的痕跡,有些地表露出了些許不明顯的屋頂或是電線桿,讓原本不起眼的土地,形成違和的視覺感受。尤其當雜草的種子陸續發芽、生長,以先期前趨植物的草原植被,逐漸擴展出自然生態林相,淹沒突出於地表的人造建物時,廢墟的意象便更加深刻。此外,土石沖刷破壞原有的河道建設,也出現了不穩定積水區域,赤裸裸的顯示,剩餘的水利工程無法承受第二次的大雨侵襲。吊橋早已斷裂消失,僅剩豎立於河岸的基座,正常交通路線的中斷,讓居民必須直接面對隨時會再次帶來災害的河川、土地,被迫穿梭於河床之間,持續延續災難的恐懼。

李旭彬在災難發生不久,便進入災區進行影像拍攝,對於媒體極力捕捉土地與人文的煽情畫面特別有感觸。因此,有別於媒體的影像操作,刻意操作老式木相機,以4*5頁式底片拍照,並將照片沖洗得灰黃老舊,企圖導引入古典美學的概念,利用時間感的陌生化,將災難的悲情抽離,客觀描述破敗的風景。靜默的風景同時也具有諷刺的意味,因為災難地景引發觀看的熱潮,四輪傳動的車輛頻繁的穿梭,不斷將觀光遊客輸入到災區現場,與在地居民急著在汛期來臨前,將農產品輸出災區之外,形成強烈反差。李旭彬在影像策展時曾經以「災區只是一個風景?」為題,試圖質問讀者,究竟是以何種角度看待災難,以何種態度觀看他所拍攝的作品。(未完......)

陳伯義(2011)「莫拉克‧南沙魯」

陳伯義(2011)「莫拉克‧南沙魯」
鄭中信/文

熟悉於「廢墟」空間拍攝的攝影家陳伯義,試圖進入到昏暗的室內空間,以實際的身體參與,感受8月8日暗夜的驚恐。他在已經空無一物的房子裡,發現牆面留下砂石泥流通過的痕跡,淹沒的高度超過成人腰部或胸口,流體因為衝撞物件而噴濺到天花板上的泥漿依然留存,為災難當下的力道與速度留下紀錄。尤其當這些痕跡,已經超過一樓的樓層,而出現在二樓的樓層,更加凸顯當時土石崩塌的規模,超越了一般可以想像的邊界。

陳伯義以「莫拉克‧南沙魯」為題,透過室內風景的呈現,將泥漿流過的場景再現。在拍攝的操作中,作者因為融入身體參與的意識,讓自己置身於幽暗的環境中,想像災難的場景,感受災民的驚恐。對於影像的意識,拒絕後製軟體的使用,以捕捉決定性瞬間的概念,回歸到攝影術發明之初的影像觀看。為因應環境狀態、詮釋意識與技術操作,作者在拍攝場域的各個角落,架設十盞以上的閃光燈,設定最小光圈進行影像拍攝,以瞬間的閃爍光照,採集室內的災難風景。這樣操作技巧卻又讓照片失去紀錄真實的特質,因為捕捉急速瞬間的進光量,會讓影像畫面失去立體感,促使照片的影像呈現趨於平面,讓讀者觀看攝影作品時,會有觀賞畫作的錯覺。這種去除景深的效果,同時也發生在廢墟的窗口,形同牆面吊掛的壁畫,組構成畫中畫的效果。

廢墟的窗戶在泥漿衝擊力道之下早已毀損,僅剩下破落的窗框,形同牆面的規則缺口。窗外的景致映射著不同的災難風景,被砂石泥流肆虐的村莊,已經渺無人跡,道路與建築被沙土石塊覆蓋,部份建物明顯歪斜。戶外與室內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樣貌,讓位處在幽微空間的身體,感受災難的震撼。(未完......)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針孔相機與底片、藍曬

針孔相機與底片、藍曬
時間:2017年4月10日13:00 - 16:00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永樂園青年旅館 I-Puli Hostel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課程

活動注意事項:
---------------------------------------
A針孔相機與底片:
請自備底片(單價約150元),現場將進行組裝教學、拍攝教學。

1-紙相機由課程提供。(非修課同學請事先於留言區報名,數量有限,限額7名)
2-參與活動者,若要統一沖洗,請於4/17(星期一)上課期間收齊,沖洗費用將由課程經費支出(每卷100元)。
3-星期一(4/24)上課時,共同討論拍攝成果。(沖洗時間1星期)
---------------------------------------
B藍曬
請自備負片(成本不超過20元)

負片製作方式:
1-選擇自己喜歡的照片
2-將照片放置到修圖軟體中
3-將照片轉成負片
4-另存新檔
5-到影印店,把負片印製在透明片上(彩色列印的藍曬效果較佳)
如此,準備工作便大功告成了。

轉貼自[拾芭樂FB]






地方導覽:許蕙玟:走讀埔里傳統市場

地方導覽:許蕙玟:走讀埔里傳統市場
時間:2017年3月13日14:00 - 16:00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永樂園青年旅館 I-Puli Hostel

主辦單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課程。鄭中信
「基礎攝影工作坊」系列講座


轉貼自[拾芭樂FB]

地方導覽:陳新豪:走讀埔里河道

地方導覽:陳新豪:走讀埔里河道
時間:2017年3月12日10:00 - 12:00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梅村路1號, Puli, T'Ai-Wan, Taiwan 545

主辦單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課程。鄭中信
「基礎攝影工作坊」系列講座

轉貼自[拾芭樂FB]


攝影講座:鄭如敏:用攝影進行藝術創作( Friend Rabbit 友愛兔攝影)

攝影講座:鄭如敏:用攝影進行藝術創作( Friend Rabbit 友愛兔攝影)
時間:2017年3月11日13:00 - 15:00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永樂園青年旅館 I-Puli Hostel

主辦單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課程。鄭中信
「基礎攝影工作坊」系列講座

轉貼自[拾芭樂FB]

攝影講座:張譯云:淺談心象攝影(Yi 攝視界 ~ 譯 想世界)

攝影講座:張譯云:淺談心象攝影(Yi 攝視界 ~ 譯 想世界)
時間:2017年3月11日15:00 - 17:00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永樂園青年旅館 I-Puli Hostel

主辦單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課程。鄭中信
「基礎攝影工作坊」系列講座

轉貼自[拾芭樂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