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鄭中信/2014/11/29/屏東/枋寮鄉

鄭中信/2014/11/29/屏東/枋寮鄉

屏東縣的養殖漁業發展,大致從1968年鰻魚養殖事業興起,1975年草蝦繁殖成功,區域性養殖面積才慢慢擴大。後來,為了推動養殖產業發展,並且有效管理,屏東縣陸續成立養殖魚專業區,逐漸發展成台灣出口外銷的重要產業。縱使在1989年草蝦養殖沒落,養殖漁業卻並未消退,順利轉型,繁養殖出九孔、石斑、午仔、紅魚……等高經濟物種。而屏東養殖漁業的發展,主要是海水魚類,在數十年的經營下,縣內的7個養殖漁業生產區(下埔頭、大庄、北勢寮、番仔崙、塭豐、鹽埔、東海)遍佈海水管線,這些管線都是養殖漁業的命脈,無法獲得海水的供應,便無法順利養殖。為了方便管線的架設與管理,養殖戶大致沿著道路、排水溝配置,因此出現了層層疊疊、體積或大或小的管線圍牆,成為地方的獨特景觀。

只要養殖漁業持續發展,這種管線堆疊的奇景,便不會消失,反而更加強化地方特色。因為這種堆疊架設的工法,造成了修繕的困難,被壓在下方的管線如果破裂,養殖業者通常會直接捨棄舊有管線,而在管線群的上方,重新架設新管線。換句話說,這些養殖管線會猶如珊瑚一般,在已經不能使用的管線上方,長出新的管線,成為陸地上的珊瑚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